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這算是翻譯 (Is this considered translation to you?)
Thread poster: Wenjer Leuschel (X)
chance (X)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这就对了 Nov 11, 2007

并不都是“权势与财富”吧我看你是离开欧洲时间长了点儿。

Wenjer Leuschel wrote:

德國總理梅克爾 8月28日訪問北京後,轉往中國之行的第二站,也是古都之一的南京市。在南京訪問中,梅克爾以實際行動為中國人上了一堂活生生的政治課,比其他外國政要在北大、清華的演講,更具震撼力和教育意義!

2007年 8月28日德國總理梅克爾訪問北京後,抵達第二站南京,獲安排入住市內「索菲特銀河大酒店」頂樓的 400多平方米總統套房。但梅克爾認為這個安排過於奢華,堅持要入住70多平方米的普通商務客房,房價 1,800元,只是總統套房的1/20。這種平實、樸素的作風,令南京人耳目一新。

第二天早上,中方原本安排德國官員到專門招待貴賓的行政樓會所用餐,但梅克爾堅持跟其他住客一樣,到 7樓的西餐廳吃自助早餐。用餐時,梅克爾又拒絕服務員的服務,自己到餐檯取食物,切麵包時,梅克爾不小心把其中一塊麵包掉在地上。餐廳經理趕過來,但梅克爾搶先把麵包拾起,放回自己的碟上。這頓早餐,梅克爾吃了煎蛋、芝士餅、西瓜,以及那塊掉到地上的麵包。

對德國人來說,這並不是什麼特別的事,他們這個平民化女總理,平時就經常到超級市場購物,而且跟其他大嬸一樣乖乖的排隊,絕沒什麼特權。但對中國公眾而言,梅克爾的作為實在太震撼了,當她這些故事被中國傳媒報導出來,立即在網上被廣為傳頌,為她喝采。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这种歌曲真的会成为“耳虫” Nov 12, 2007

Anna German 在七零年代唱出名的“香颂” Надежда (希望)

http://www.moskva.fm/play/2006/1194867960/

后来被唱成爵士乐 Soul 的调调儿

http://www.moskva.fm/play/4007/1194855888/

然后又被唱成 Rock 的调调儿<
... See more
Anna German 在七零年代唱出名的“香颂” Надежда (希望)

http://www.moskva.fm/play/2006/1194867960/

后来被唱成爵士乐 Soul 的调调儿

http://www.moskva.fm/play/4007/1194855888/

然后又被唱成 Rock 的调调儿

http://www.moskva.fm/play/4021/1194567722/

怎么改都好听,Pjekha Edita 的唱法也不错

http://www.moskva.fm/play/4009/1185722761/


不知名的星星闪烁着     Светит незнакомая звезда
我们又再次离开家乡     Снова мы отоpваны от дома
多少城市挡在我们之间    Снова между нами гоpода
机场跑道上亮着灯光     Взлетные огни аэpодpомов
我们这儿是阴雨霏霏     Здесь у нас туманы и дожди
和冰冷的黎明        Здесь у нас холодные pассветы
在不曾走过的道路上     Здесь на неизведанном пути
等待我们的是无法预知的故事 Ждут замысловатые сюжеты

Refrain:
希望就是我的指南针     Hадежда - мой компас земной
成功就是勇气的嘉奖     А удача - нагpада за смелость
歌儿呀,一首就够了     А песни довольно одной
只要歌里唱的是家乡     Чтоб только о доме в ней пелось

你相信吧,从远方到这儿   Ты повеpь, что здесь издалека
许多东西都正在逐渐远去   Многое теpяется из виду
连暴风雨的云朵都无踪迹   Тают гpозовые облака
遗憾的似乎是过去的荒唐   Кажутся нелепыми обиды
学会的只应该是等待     Hадо только выучиться ждать
平静和坚忍         Hадо быть спокойным и упpямым
为的是偶来的那封小小的   Чтоб поpой от жизни получать
让你感到生命喜悦的电报   Радости скупые телегpаммы

Refrain

而依然无法忘却的是不知何时 И забыть по-пpежнему нельзя
我们一直没有唱完的歌曲   Все, что мы когда-то недопели
那双迷人却已疲惫的眼睛   Милые усталые глаза
像是莫斯科蓝色的冰霜    Синие московские метели
我们之间又相隔了多少城市  Снова между нами гоpода
命运分离我俩,一如过往岁月 Жизнь нас pазлучает, как и пpежде
天空中那不知名的星星闪烁着 В небе незнакомая звезда
有如竖起一座希望的纪念碑  Светит, словно памятник надежде


这种醒来时就在人耳边响起的歌曲,叫做“耳虫”!


[Edited at 2007-11-12 16:29]

呵,还竟然贴错了地方,本来想贴到“唱歌吧!”去的。


[Edited at 2007-11-12 18:43]
Collapse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Nov 30, 2007

有朋友推鑒一本好書《窮人與富人的距離0.05mm》,重點如下: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不在金錢的有無,名牌的有無],豪宅的有無,收入的有無,事業的有無,成功的有無。而在對人生關鍵時刻的
... See more
有朋友推鑒一本好書《窮人與富人的距離0.05mm》,重點如下: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窮人和富人的關鍵差異不在口袋金錢的多寡,而在腦袋。這本書將全面解開窮人之所以貧窮,而富人之所以富裕的所有奧秘。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不在金錢的有無,名牌的有無],豪宅的有無,收入的有無,事業的有無,成功的有無。而在對人生關鍵時刻的選擇上,分出不同。而人生的成敗、貧富的差距,就在這一點一滴的選擇累積過程中形成了。
就拿下面這些事情來看,就會知道,貧富之間的差距,有多微妙了!


1、學習(和學歷的取得與否無關)
窮人學習為了飯碗:
因此被動、消極、盲目、不甘願,不懂思考,人云亦云。怪罪社會環境造成其貧窮。

富人學習為了力量:
因此主動、積極、熱切。樂於探究事務的本質與原因。養成不斷思考的習慣。


2、責任
窮人視責任為累贅:
認為責任是累贅,活受罪。因此能逃避就逃避,寧可安於現狀,也不願意改變。做事情沒有原則,短視近利。因此窮人能靠就靠,絕對不自己努力或出頭。窮人喜歡別人給的依靠。

富人視責任為動力:
小到個人家庭、大到國家社會,富人認為他有責任承擔起大家的生活和幸福。因此無論遭遇何種艱難險阻,富人都不會放棄,也不會替自己的軟弱失敗找藉口,更把責任視為自己進步的動力。而富人努力打拼,希望闖出一翻前途。富人喜歡自己開創門路。


3、希望
富人看不到希望就準備:
富人一無所有的時候,並不絕望。他不信命運,不隨世俗漂泊,堅定自信,努力學習,觀察思考感悟實踐累積實力,替未來做準備。

窮人看不到希望就放棄:
窮人一無所有的時候,怨天尤人,認為是天注定,再努力也無用。因此放棄停止,不再前進。因為到處都在跟他說不。


4、工作
富人把一個工作做透才跳槽:
富人工作,時努力盡心研究,產業的運作模式,前景,市場方向,遊戲規則。當摸透產業而發現沒有前景時,富人選擇離開,找尋新的產業。富人離職多半是因為已經有所收穫,再無所可學。因此富人學會不斷把自己做大。富人工作在乎能否學到東西,幫助自己的未來發展。富人進公司是要幫助公司壯大成長,把公司當作發展才華的舞台,學習掌握產業運作, 富人不斷找尋機會換更好更大的位置。

窮人把一個工作做砸才跳槽:
窮人只想找能夠安身立命,保住退休金與工作。從不想到要發展,再不然就是怨薪資不好,公司不好,回報不好,不能適應。因此離開窮人離職,多半是不滿收入。窮人只會把自己做死。窮人工作在乎薪水多寡,工作環境好壞,窮人死抱一家公司不放,把一生托付給公司。窮人只圖保住工作和位置。


5、機會
富人創造機會:
富人不信命不信機會,但懂得觀察時局,掌握機緣,馬上行動。投注全部心力,務要達成目標。因此,常常得以創造機會。富人不會抱怨,懂得靠自己完成所有事情。失敗的富人會繼續站起來往前走。富人把機會當璞玉,要再三琢磨。

窮人等待機會:
窮人因循守舊,認為一切都該環境準備好。事情不如意就抱怨。失敗的窮人會怨天尤人,再也不願意行動。窮人把機會當石頭,想一腳踢開卻又不知如何搬動。


6、困難
窮人忍受天災:
窮人對於與生俱來的環境和社會,都是逆來順受,從不想要改變或者掙脫。窮人不甘貧窮,但只能忍受貧窮。不求改變。窮人因循守舊,不敢突破。因此窮人安於貧窮,聽從命運師長父母傳統家庭的安排。聽天由命,雖然怨言不斷。

富人難耐人禍:
富人從不覺得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他們不斷找尋機會,開創新局。富人不甘貧窮,但會拼命找尋脫貧致富的方法,力求改變。富人大破常規,大破大立。富人渴望富有,而且不斷努力達成。


7、經營
窮人被別人經營:
窮人可能出身富裕家庭,甚至在錢堆生活。但卻大把花錢,而不知錢從何來,也不懂珍惜,更不懂如何賺錢。只是錢的奴隸。有錢讓他們越來越貧窮。哪怕他們很有錢。因為不懂得經營安排自己,所以變窮。因為窮人習慣走別人替他安排好的路,也習慣被安排、被領導、被規劃。因此成為不懂思考或安排自己的奴隸。因而成為富人經營管理的對象,富人賺取錢財的工具。窮人只想有份工作,有份薪水,穩定生活,渴望固定而害怕變動。窮人經商,是經營自己的帳本,分毫必較。

富人去經營別人:
因為富人不斷努力,希望擁有事業,渴望不斷開創。富人敢於冒險創新,敢於創造機會。利用機會,掌握任何一個可以發展壯大的機會。有目標可以努力,因此相當積極努力的經營事業。富人經營,是經營自己的人品與信用。


8、賺錢
窮人在乎賺錢的多少:
窮人貪婪,卻只求一夜致富。窮人要的是小而康。窮人都自以為聰明有本事,愛裝老大,寧可不賺錢也要顧面子。

富人在乎賺錢的方法:
富人也貪婪,但卻講求按部就班,找出賺錢模式。富人要的是大而豪,富人以生意和事業為重,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9、金錢
窮人糟蹋錢:
窮人大方,因為窮人不把錢當回事。他們認為錢就是要花。因此在沒必要的投資上相當慷慨,只怕被別人說窮。窮人有錢,社會受虐。因為窮人揮霍享樂,導致社會逸樂風氣日盛,人民浮躁,只貪圖金錢享樂,而不擇手段。精神上麻木不仁。窮人認為錢在富人手裡,但只會羨慕而不知如何賺取。

富人使用錢:
富人相當小氣,因為富人把錢當資本,只在必要的地方投資,絕不亂花錢。富人有錢,社會受益。富人以金錢回饋社會,貢獻社會,造福社會。捐款建醫院,提振善良風氣。富人認為錢在窮人手裡,因此拼命生產好東西,要換取窮人口中的金錢。


10、改變
窮人想改變生活:
窮人只在乎自己過的好不好,只希望自己能夠生活過的富裕,卻不知道要怎麼讓自己生活富裕。窮人不敢放棄,因循守舊,即便知道是錯的沒有幫助的,還是不敢改變。窮人珍惜現在,即便現在並不好。所以窮人只會賭博(渴望一夜致富)。窮人怕鬥,因為害怕改變現狀。

富人想改變命運:
富人胸懷大志,希望改變個人,甚至社會的命運,讓大家獲得更好的享受。富人隨時在改變,只要能夠更好。富人珍惜未來,因此看準機會,致力改變。因此富人懂得掌握賭博與遊戲背後的規則。富人敢鬥,因為有拼搏,才可能開創新局。


11、失敗放縱
窮人會錯一世放縱一世:
因此窮人失敗後,選擇放棄。因為窮人跌倒,就昏頭轉向。窮人只會嘲笑別人,而看不見自己的問題。窮人失敗後找藉口,推諉過錯。窮人在失敗中看到死亡。窮人怕失敗。

富人會錯一時放縱一時:
因此富人失敗後選擇重來。因為富人跌倒,卻摔出膽量。富人得自嘲,也懂得借失敗證明自己。富人失敗後找理由,拼命改進。富人在失敗中看到希望。富人敢失敗。


12、生活狀態
窮人喜歡富人的樣子:
因此窮人怕人說窮,賺錢只為了買名牌,滿足虛榮與享受。窮人只想要豪宅名車,卻不知道怎麼去賺。窮人認為錢就是成功的終點。窮人在乎名牌存款,窮人賺錢為了消費、享受。窮人習慣揮霍財富,窮人在乎別人的眼光,人云亦云。

富人堅持窮人的生活:
富人知道貧窮勤儉精神,可以幫助自己更加專注,而且不會流於奢華享受。富人不一定要豪宅名車,而錢只是證明其富人性格與成功的工具。富人在乎聲望信譽。富人賺錢,為了證明富人習慣尋找財富。富人在乎自己的決斷正確,並努力證明。
Collapse


 
wherestip
wherestip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3:03
Chinese to English
+ ...
Fairness in Society Nov 30, 2007

Wenjer Leuschel wrote:

有朋友推鑒一本好書《窮人與富人的距離0.05mm》,重點如下:

窮人與富人的決定性差異

...



Wenjer,

To me these sound more lik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inners" and "Losers". Winners don't necessarily end up rich, and losers don't necessarily end up poor. Just look around and you'll see many examples.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people ending up being wealthy or poor in life is not that straight forward. There are many external factors other than self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Edited at 2007-11-30 13:47]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Agree! Nov 30, 2007

wherestip wrote:

Wenjer,

To me these sound more lik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inners" and "Losers". Winners don't necessarily end up rich, and losers don't necessarily end up poor. Just look around and you'll see many examples.

The cause and effect of people ending up being wealthy or poor in life is not that straight forward. There are many external factors other than self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Steven,

Yes, it must be differences between "Winners" and "Losers". However, we know something about 心窮. Though there are many external factors other than self motivation and attitude, no self motivation and the attitude to lose lead very often to the actual losing.

I am not sure whether people can be fair or not, but the mentioned differences in attitude do lead people to their fortune or misfortune very often.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看到以下這篇文章 Dec 3, 2007

「全球資源搜尋」-- 我的工作不保

「不久的將來,世界有一半人,每天要工作12小時,另一半的人會失業。」

威廉‧布里吉斯《新工作潮》
------------------------------------------------------------------------------

台北縣的三重向來給人街道狹窄、交通擁擠的印象,這裡卻是台灣模具產業發跡的地方。從三重向外延伸到新莊、五股、
... See more
「全球資源搜尋」-- 我的工作不保

「不久的將來,世界有一半人,每天要工作12小時,另一半的人會失業。」

威廉‧布里吉斯《新工作潮》
------------------------------------------------------------------------------

台北縣的三重向來給人街道狹窄、交通擁擠的印象,這裡卻是台灣模具產業發跡的地方。從三重向外延伸到新莊、五股、樹林,曾經聚集上萬家模具廠商,他們多半只有一個簡單的招牌,標示著某某「企業」或「實業」,甚至沒有招牌,看來毫不起眼。但這些「鐵工廠裡的黑手」,卻是推動台灣經濟的幕後英雄。模具有「工業之母」的稱號,沒有他們,概念再棒的產品也沒辦法大量生產。1998年,台灣模具產業的全盛時期,全省有超過3萬家模具廠商,總產值突破600億元台幣。然而,從現在開始往後的2年,將是台灣模具業面臨的存續關頭。


■ 第一批瀕臨生死邊緣的工作
台灣模具廠高達9成屬30人以下的小公司,「很多10人以下的小工廠會歇業,這2、3年達到高峰,」台灣區模具同業公會副理事長、金立元科技總經理鄭坤木神情凝重地評估。鄭坤木估計,最後大約有3到4成模具廠必須關廠,以1萬家、平均每家20名員工當作母體計算,受波及的就是6、7萬人。「這個數字只會增加,不會減少,」他說。

這是台灣眼前第一波瀕臨生死邊緣的工作。台北郊區的模具業聚落首當其衝,因為半小時車程外,桃園龜山、平鎮的筆記型電腦大廠的生產線,今年全面宣布撤退,移向對岸。

繼更早的英業達、倫飛之後,仁寶去年底逐步縮減平鎮工廠;廣達在3月底關閉林口廠,資遣8百人;華碩資遣台北與桃園廠385名員工;而最後的熄燈號,則由大眾電腦在9月底吹響。

鄭坤木分析,大陸從2003年開始,對進口模具課徵27%的關稅,逼得毛利率已經在「保四」、「保五」邊緣的筆記型電腦大廠,不僅自己要過去,還得要求長年配合的模具廠一起跟著走。「筆記型電腦的模具,現在沒有一套是在台灣開的了,」在三重市五華街經營盈隴企業的負責人曾裕鈞說。他手上正在工具機上研磨的產品,是好不容易從緯創接來的觸控面板用光筆,但「量很小,」他搖搖頭。

至於三重曾經顯赫一時的模具街呢?「早就沒了,」他說。同業不是關了,就是去大陸。至於他自己,因為拿不出幾千萬台幣的資金,去不了,也不敢去。就像自然界的物種一樣,職場上的工作會出現、會崛起、會衰落、會消失,對內需市場小,必須崁入國際經濟體系運作的台灣來說,最大的決定性因素,就是全球產業分工下的聚落移動。


■ 第二批不見的工作:白領與服務業
僅僅在幾年前,筆記型電腦仍被視為最後可以留在台灣的製造業,但是工作擠壓、下沉的版塊變動比想像中更快,一下子就把就業版圖拉出一個大缺口。

你以為只有生產線才有外移的問題嗎?不,台灣第二批未來可能不見的工作,主角是白領階級,甚至是服務業。因為全球化的浪潮加上通訊科技,把相隔千萬里的陌生人,變成競爭同一個飯碗的對手。

登上全世界的制高點觀察,所謂「工作」的概念,現在正發生巨大的變化,足以挑戰所有人過去的理解。

回溯到掀起這波大浪的源頭──美國,現在是白領與服務業登上職位虛化、消失的第一線。30年前,美國從製造業開始放手,交棒給日本、台灣、大陸。但美國勞工局在今年8月針對IT產業完成的報告指出,現在美國透過企業委外、輸出海外最多的工作,已變成專業服務業,尤其是程式設計師、電話客服人員,以及旅行社代辦員。

著名資訊產業研究機構Forrester Research統計,今年美國境內移轉至海外的工作職位將達到83萬個,2015年更攀升到330萬個。麥肯錫的分析進一步指出,到2008年,美國境內會產生1,900萬個工作,換成全世界誰來做都一樣。

這些消失的工作,愈來愈朝高薪、腦力密集邁進,美國《華爾街日報》今年9月28日的報導中說,連律師都加入美國企業將工作外包海外的行列。像杜邦公司已經開始雇用印度律師協助撰寫專利文件。


■ 全球資源搜尋(global sourcing)
駭人的數據背後,企業考慮的,當然是哪邊合乎效益,工作就往何處去。作為一個典型的跨國企業,美商優利系統(UNISYS)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傅良中說,現在談"outsourcing"(委外)或"off shoring"(以國外勞務取代)的觀念都落伍了,企業寧可用更積極的字彙來詮釋──這是一種"global sourcing"「全球資源搜尋」。優利系統今年宣布在世界配置8,000名員工,作為全球性的支援部隊。他們分別落腳在印度、匈牙利、與大陸的上海。其中印度與上海各更有5,000人與2,000人的規模。傅良中說,這些中心可能做技術開發,也可能做客戶服務。如果把台灣、香港、日本的共同業務集中到上海處理,不僅降低成本,時間安排更有效率。

在麥肯錫一份針對美國企業外包市場的研究中,點名了10個國家,分析它們各自的優劣勢,其中包括印度、中國大陸、菲律賓、巴西、波蘭、墨西哥、俄羅斯、愛爾蘭、匈牙利、捷克。這份名單等於勾勒出了工作的流向。

跨國企業選擇它們,並不純然是成本考量,更著眼於人力資源的質與量。「在小區域一口氣要找5,000人真的很困難,」傅良中指出,這多少說明了台灣為什麼無法落在名單之列。台灣企業逐漸採用同樣的模式。像帳務催收、電話客服這些勞力密集型服務業,開始將觸角伸向大陸。幾家領導廠商,例如台灣客服科 技、遠傳電信都在對岸設有據點。其中一家規模高達500人。

然而,職場衝擊的效應也慢慢浮現。今年4月,遠傳電信台中催收部員工北上到勞委會陳情,理由就是抗議遠傳因為將帳務催收業務外包大陸子公司,要求台中部門員工轉調台北或其他部門,或接受資遣。雖然遠傳後來發布聲明,說明並無裁撤計劃,但是對一般的工作人而言,過去怎麼可能預料:有朝一日要面對這樣的風險?


■ 第三批消失的工作:在總部工作,不用移動?
第三批未來可能走向消失的工作,是所謂在台灣「總部」的工作。

目前看到的現象是,已經有愈來愈多的功能,要從台灣的「總部」出走。即使是所謂「研發」部門,或是「工程師」也必須經過更精準的篩選。

經常往返新竹科學園區,從事高階人力仲介的經緯智庫副總經理林知明,對職缺的變動十分敏感。他觀察,未來只有頂尖的生產製造,像奈米級半導體製程,或是大尺寸面板會繼續留在台灣。系統組裝業的廠長、品保主管、技術員都會變成逐漸消失的職稱。

換句話說,電子電機仍然會是主流人才,但是像工業工程、生產管理這些職務,將逐漸由台灣釋出到大陸。

雖然目前在台灣還有1,400人的研發團隊,但光寶科技人資副總經理鮑惠明也同意,像採購、行銷、應用性研發、甚至技術移轉這些圍繞著核心的周邊功能,都會慢慢從台灣的總部移到大陸的生產基地。

實質工作模式的改變,正不斷在產業中發生。以筆記型電腦廠商華碩來說,目前很多工程師已必須以一個月2週、或2個月5週的方式,頻繁地出差到對岸支應。

行政支援部門受到的效應更大。即使是知識型的工作,只要可以標準化,透過網路傳遞資料,都可以交付給對岸的員工完成。

明基電通資深人資協理童文池指出,像明基MIS部門的運作、編寫程式(coding)的後端工作,多年前即已由大陸的行政中心來負責。

台灣總部的人力擴編,當然因為工作的層層外包,導致成長受限。但工作其實不會固定、長期停留在同一個地方,而是一波波地往外擴散,繼續尋找第2、第3個更便宜的去處。大陸員工看似因此受益?童文池持平地指出,像明基蘇州廠的警衛,現在也外包給當地保全公司,不再納入編制。他們面對的是一樣的處境。

如何因應這樣的局勢,的確是今天的上班族要生存必需深思的課題。


■ 核心的意義
未來,只有企業「核心」價值的部門,才能夠留在本地。「核心」的意義,也會愈來愈明確。愈重視與人互動、能配合環境轉換創造價值的know-how,愈不容易被取代。

「如果你只會J2EE(一種程式語言),這是最容易被取代的,」美商優利系統副總裁暨大中華區總經理傅良中說。"common technical knowledge"(一般技術知識)已經不夠了,重要的是「本地價值」。以提供銀行金融資訊系統的優利系統來說,那就是對本地市場的了解、對客戶特性的掌握。而且「核心」的內涵,並不等同於「留守不動」,剛好相反,「移動」(mobility)將成為人人必備的能力。所謂愈來愈「核心化」的總部,事實上就是一個人員不斷"travel"(出差)的環境。童文池舉例,明基內部參與人力資源事務的員工接近90人,但是被他定義為"corporate"(企業總部)層級的,只有22人。

這些人的工作就是主導文化、策略面的公司政策,到各地去跟現場員工溝通。

鮑惠明有同樣的看法。他對一個「國際化經理人」的定義是:"Any time we equip to move,"(隨時都準備好要出發)他笑著說。鮑惠明有個衣箱,永遠放好幾套預備的衣服,一拎就可以上飛機。早上出發,中午就在對岸工作。他稱這樣的工作型態叫「一卡皮箱趴趴走」。

台灣的工作流動速度超乎想像,涵蓋的層面也不斷擴散。但從好的方面看,新的全球分工架構下,台灣仍然承接了許多新的工作。


■ 創新設計流入台灣
不同於上海、馬尼拉、邦加洛這些開發中國家新興都市,變成美國企業後勤作業的後台辦公室(back offices),台灣的角色更偏向美國企業的腦力、研發中心,更多設計、創新的工作流入台灣。

美國科技大廠對台灣愈來愈倚重,以至於今年初,美國《商業週刊》以封面故事指出,美國企業已經患了「無力發明症候群」(not-invented-here syndrome),甚至特別計算出惠普科技、戴爾電腦、摩托羅拉這些品牌大廠,營收中有多少來自台灣代工夥伴,例如宏達電、台達電子、廣達電腦、明基電通的貢獻。

這也說明理工科系畢業的科技人才,為何始終是就業市場寵兒,從來不曾退燒過。

在高雄楠梓加工出口區有30多年歷史的台灣飛利浦建元電子,每年營運量都在飛利浦全球各個封測廠中居冠。總經理呂學正今年因此被拔擢為全球飛利浦積體電路封裝測試組織副總裁暨總經理。

飛利浦建元剛成立時不到1,000人,但目前2,500名員工中,還有1,600名屬於生產線,外籍勞工只佔80幾名。呂學正並不同意台灣完全留不住生產的說法。「歐美研發做不好,就是因為生產線不在附近,」他說。呂學正反而認為大量生產是培育研發能力必要的土壤。南台灣的飛利浦建元因而有動力持續擴張。呂學正說,現在反倒是飛利浦歐美總部無法因應對工程人才的需求,除了一天到晚派人來取經,還把大量設計、研發業務丟來台灣,「壓力都到我這邊來了,」他苦笑著說。

飛利浦建元最近計畫招募200多名工程師,全都是為了因應歐美開過來的業務需求。


■ 新興產業落腳
有一些新興產業,也逐步在台灣建立基地,例如數位電視。在新店「台北矽谷」的遠昇科技,是瑞士蘇黎世上市公司,業務是開發互動式數位電視頭端所需的軟、硬體。去年遠昇所屬的瑞士ADB集團,營收1億7,640萬美元,比前年成長113%。

數位電視其實是台灣相對陌生的領域,收視端市場在台灣也尚未成熟,但是遠昇在全世界只設2個研發中心,一在遙遠的東歐波蘭,另一個就選在台灣。

出身RCA(美國無線電公司)的研發處長紀根卯,本身算是早期外商來台技術移轉培養出的種子部隊。他不諱言,心底有一股企圖,希望複製當年的經驗,把國外先進的技術引進台灣,培養更多的人才。

遠昇在台灣的研發團隊預計達到50人,而且計畫慢慢從硬體技術轉為軟體,從今年3月開始,陸續有6名工程師遠赴波蘭受訓,學習互動電視的應用軟體、驅動程式開發。平均每一次去,都要待上3到6個月。

過程裡,紀根卯也去過大陸,評估很多城市,後來都覺得不適合。除了他認為大陸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不夠,最主要的考慮是,數位電視是跟著經濟與生活型態前進的產業,以大陸目前的水準,還有相當的距離。

與波蘭的實力相較,現在台灣的團隊像在牙牙學語,但「我希望有一天台灣研發中心會跟波蘭有相等的地位,」紀根卯說。

現在看起來,工作機會流向大陸的效應,是從技術層次的邊緣往中央、由低往高處擴張。美國、台灣、大陸間的關係,則是美國依賴台灣的科技廠商,台灣依賴大陸的生產能力。然而產業的競爭永遠出人意表,未來,大陸很可能直接與台灣平行競爭最尖端的人才。


■ 兩岸直接競爭尖端人才
大尺寸TFT-LCD面板就是一個例子,這個就業舞台目前在台灣仍是熱鬧滾滾。就在10月底,友達舉辦的大規模徵才活動,特別號召「友達科技中心」負責人劉軍廷出馬,選在台北101大樓,聲勢驚人地要大舉招募600名研發工程師。

友達在中部科學園區第1座6代廠與7.5代廠的新世代TFT-LCD生產線,正快馬加鞭動工,更是卯足勁搶人。

可是不同於昔日的組裝業,台灣TFT-LCD廠商的技術都來自日韓大廠授權,他們在大陸一樣有當地製造夥伴,像是南方的「上廣電」、北方的「京東方」,都是大陸急起直追的TFT-LCD廠,而且直接切入第5代生產線。主要業務在高階管理人才仲介,諸葛堂公司總經理劉世傑就說,最近他有很多客戶向台灣挖人,而且數量都以百人計,待遇條件則是台灣的兩倍以上。這個現象會對台灣造成什麼影響,還需要時間評估。

50年來,台灣已經經歷過好幾波產業轉型,受到衝擊的對象,從最早的體力工、到作業員,現在更到白領與技術人才。


■ 價值是最好的指標
登上正在上升的工作板塊,固然是掌握前途的一種解答,但是誰又能預測所謂「上升的版塊」會上升多久?

工 作會消失,但是留下來的,反而證明通過考驗。研究勞動經濟的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辛炳隆就注意到,在這些大的浪潮背後,其實很多傳統產業又悄悄回流台灣,它們講究精緻的工藝,追求卓越,連大陸也做不來。「它們需要的是重新包裝定位,告訴年輕人這是好的工作,」辛炳隆說。

所以與其為消失的工作憂心,不如反思個人能為企業創造的價值。畢竟人才的去留,最後都會回到經濟運作的基本原則:「你的價值貢獻,決定你在哪個地方,」鮑惠明指出了這個變動年代不變的生存法則。


■ 我該怎麼辦?
面對如此激烈擠壓的職場變動,上班族到底應該怎麼辦?

首先,先看清楚你是不是落在所謂的「危險族群」內。對白領階級來說,麥肯錫的研究報告提出3個指標,用來檢視哪些工作最容易流失。分別是:

1.面對面的親近性:愈仰賴面對面進行的工作,愈不容易被取代。

2.本地化的知識:要靠了解本地文化、掌握本地客戶行為特性產生價值的工作,也不容易被取代。很多科技業編寫程式、處理文件的工作可以移到其他國家,但是分析客戶需求,挖掘潛在商機,還是要依靠本地的業務人員。

3.複雜的溝通互動:溝通互動愈複雜的業務,愈容易出錯,企業也會偏向留在當地。反過來說,標準化、可以切割成明確流程、有國際共通的專業語言、容易數位化、本地特色不強烈的知識型工作,自然就成為企業為求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思考委外的對象。

萬一落在危險區內,自救之道,當然就是朝相反方向的職能發展。

在台灣還有一個獨特的地域性因素,會決定工作的所在地,就是企業在兩岸的布局發展。很多工作不只是因為成本,更因為市場、客戶、服務對象在對岸,必須移動。

要離鄉背井,一般人心理上都會有抗拒,但若把眼光放遠,這並非台灣工作人獨有的處境。美國人從東岸遷徙到西岸找工作,距離可能就超過台灣到大陸。許多老牌跨國公司,例如荷蘭飛利浦、德州儀器,經理人的生涯同樣是一路駐外,每個國家待幾年,練得一身技藝後,回到母國貢獻,直到退休。

增加個人的「移動性」(mobility),是許多人資主管共同的建議。地理上,或許工作地點離開台灣,但個人不妨視為就業舞台的延伸。因為增加異地工作歷練,本來就是人才國際化的訓練途徑。

與其陷入工作消失的焦慮,不如轉為「工作不來,我去找它」的積極思考。

威廉‧布里吉斯在《新工作潮》一書中建議,個人應該努力發展以下幾種態度,頗值得參考:

1.增加自己受雇的價值:工作要有穩定感的首要條件,就是具備企業此刻需要的能力與態度。

2.培養「自營商」心態:把自己當作一個外包商來經營,而不是一個被動受雇的員工,你的工作,就是老闆外包給你的業務。

3.應變能力:能屈能伸,能拋開舊包袱,學習新知識,從挫折中快速恢復。對未來的工作者來說,更重要的功課是由內在,而非外界環境來尋求工作的安全感。


難怪有些台灣的翻譯者怨恨我派稿到中國。他們以為因此失去了工作機會。不過,工作機會不是應該自己創造的嗎?
Collapse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It is true... Dec 8, 2007

Don't let some one become a priority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just an option in their life... Relationships work best when they are balanced.


Never explain yourself to anyone. Because the person who likes you doesn't need it, and the person who dislikes you won't believe it, anyway.


When you keep saying you are busy, then you are never free.
When you keep saying you have no time, then you will never have time.
When you keep saying that you wi
... See more
Don't let some one become a priority in your life, when you are just an option in their life... Relationships work best when they are balanced.


Never explain yourself to anyone. Because the person who likes you doesn't need it, and the person who dislikes you won't believe it, anyway.


When you keep saying you are busy, then you are never free.
When you keep saying you have no time, then you will never have time.
When you keep saying that you will do it tomorrow, then your tomorrow will never come.


When we wake up in the morning, we have two simple choices: Go back to sleep and dream or get up and chase those dreams. The choice is yours.


We make them cry who care for us. We cry for those who never care for us. And we care for those who never cry for us. This is true of life. It's strange but true. Once you realize this, it's never too late to change.


Don't make promise when you are in joy. Don't reply when you are sad. Don't take decison when you are angry. Think twice, act wise.


Time is like a river. You cannot touch the same water twice, because the flow that has passed will never pass again. Enjoy every moment of life...
Collapse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比較丹麥與台灣 Dec 9, 2007

以下这个比较是台湾这一期“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没有成绩单的第一名”。

丹麥人富裕,平均國民所得三萬四千六百美元(根據CIA購買力平價後),全球國家中排名第七。平均月薪合新台幣十八萬元,是台灣的四.七倍,即便送報生都能拿到月薪新台幣十幾萬元。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窮人的國家。

就是這麼奇怪,天寒地凍、欠缺天然資源的小國,卻創造�
... See more
以下这个比较是台湾这一期“商业周刊”的封面故事“没有成绩单的第一名”。

丹麥人富裕,平均國民所得三萬四千六百美元(根據CIA購買力平價後),全球國家中排名第七。平均月薪合新台幣十八萬元,是台灣的四.七倍,即便送報生都能拿到月薪新台幣十幾萬元。這是一個幾乎沒有窮人的國家。

就是這麼奇怪,天寒地凍、欠缺天然資源的小國,卻創造出全球獨見的富裕快樂國,進而被《國家地理雜誌》譽為「世界上近乎完美的國家」。這是所有國家的夢想,丹麥做到了。為什麼?

我們遠赴千里,探詢丹麥兼顧快樂與競爭力的秘訣。台灣贏它氣候,其他方面卻輸人一大截…

縱使天氣惡劣,丹麥父母卻無懼暴露孩子於戶外。有一個很特殊的街景經常可見,明明很冷,父母卻把內載嬰兒的娃娃車,丟在路旁,自己跑進店裡購物或喝咖啡。他們不怕小孩冷著,刻意鍛鍊他們的體魄。

托兒所的老師也會刻意如此,把孩子推車到外面,讓他們在冷天睡午覺。這畫面傳遞出此國家的社會狀態:他們不怕小孩被偷、被綁票,因為社會的互信很高、福利佳,人們不必爭奪資源。丹麥人活在隨心所欲,無所懼的社會。因為「求學無憂、失業無慌、生病無懼」,何有煩惱?中國「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的大同世界,竟在遙遠的雪國實現。

台灣呢?連抓賊的狗沒顧好,都會被人偷走…蘇珊娜(Susanne Shih)與寶莎.豪斯克夫(Birthe Halskov)的故事,正說明了丹麥的社會現況。

有一對罹患腦性麻痺雙胞胎女兒的蘇珊娜,生長於台灣,卻選擇當丹麥人。多年前,在台灣醫生建議丹麥的福利制度較好的情況下,她離鄉背井移民到北國養孩子。儘管當時她與丹麥籍丈夫協議離婚,她還是如此決定。

到丹麥後,她並不孤單,整個國家的社會福利體系支持她。她的孩子能免費寄放在福利機構,而且有三人輪班陪伴,若是要上學,政府還會出資請專人陪讀。他們不讓孩子拖垮父母。不僅如此,丹麥政府還出資六成供蘇珊娜買車,付錢讓她學開車、拿駕照,保養費、保險費也是政府負擔。台灣呢?連個健保給付都搞出一堆貪污事件…為何丹麥人民願意繳交高額稅款?為何高所得者,不想盡辦法逃稅、避稅?

哥本哈根機場執行長尼爾斯,聽到我們的問題後哈哈大笑,他說:「繳稅是一種社會責任。我也算是一個很有錢的人,但我願意繳稅,因為我不想在路上看到窮人。」
議員彥斯說自己每賺一百元,有六十元要繳稅,但他說:「這不是財富問題,是立場問題。有能力的人,就應該幫助能力較差的人。」這是我們在丹麥採訪時,普遍聽到的聲音,幾乎沒聽到有人抱怨高稅率台灣呢 ? 有錢人逃稅避稅,窮人卻一堆稅…

丹麥人為什麼快樂?也許答案之一,在童年教育。想像你是一位丹麥家長,學期末你會收到孩子怎麼樣的成績單?答案是:你會收到一張沒有「成績」的成績單。這是《商業周刊》採訪團隊,實地走訪丹麥小學的一項有趣發現。丹麥的孩子交給父母的是一份「四格成績單」,上面沒有國語、數學、社會、自然的分數,也沒有老師的評語,更沒有排名。

事實上,這份成績單是由孩子自己或寫、或畫完成的,上面只有四個格子,分別是「最喜歡的事情」、「最討厭的事情」、「最擅長的事情」以及「最希望學習的事情」。台灣呢 ? 姓名 分數 平均排名...然後換來的是一陣毒打,部份的人再來就選擇自我放棄…丹麥人相信不論士農工商,職業無貴賤之分。根據丹麥政府統計,丹麥學生受過義務教育後,有五成的繼續升學者選讀職校。

副總理本特強調:「每人都有權利得到因材施教的教育,不僅是那些有天賦的人。」與台灣大不同的是,丹麥的小學與中學,經常安排孩子參觀各種行業,讓他們有機會了解職業特性,選擇自己的最愛。台灣呢 ? 唯有不斷念書獲得高學位才可能被重視…

台灣的小學,作文志願全都寫是老師、醫生、律師或是總統,為什麼?因為錢多而且常見,又會被肯定…丹麥能夠做到,背後關鍵是有個廉能政府,得到人民信賴,願意把半數以上所得交由政府分配。 丹麥人非常無法容忍政府官員貪腐或享有特權。

舉例而言,二○○五年五月,丹麥爆發低階移民官收受中國留學生賄賂的醜聞,其中一件賄賂金額約新台幣二十三萬元,竟被稱為「丹麥三十年來最大宗的賄賂案」。談及對政府貪腐的容忍度,諾和諾德製藥公司(Novo Nordisk)副總裁拉爾斯.拉森(Lars Christian Lassen)做了一個掃地出門的手勢說:「如果有弊案,我們零容忍,一定要他下台!」

這段真的諷刺啊…當丹麥人看到台灣的貪污案,大概會中風吧…人民信賴政府才是社會進步的關鍵…

一對老夫婦比肩而坐,遙望歡樂的孩子。問他們快不快樂?老先生回答:「我們很快樂。」再問他為什麼?他回答:「因為我們是丹麥人。」我們詫異:「只因為這樣?」 他說:「是的,這樣就已足夠。」答案簡單,卻令人震撼。

唉…台灣呢? 現在只有政治人物,用“愛台灣”,”拼經濟”三個字來做抹黑競選對手,有哪個台灣人民會真心說我愛台灣?

希望未來有一天,我們也能說出這樣肯定的答案。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我還是大聲說:我很慶幸自己是台灣人!


[Edited at 2007-12-10 08:41]
Collapse


 
chance (X)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丹麦和其它北欧国家的今天 Dec 9, 2007

是他们那里人民努力的结果,其它国家的人民有了这种认识,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同意 Dec 9, 2007

chance wrote:

丹麦和其它北欧国家的今天,是他们那里人民努力的结果,其它国家的人民有了这种认识,也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的。


说过一个故事。我在还是“留德华”时的早期,经常批评台湾的政治(虽也批评中国的政治,但毕竟还是隔一个海峡或隔了一整个陆块--身在欧洲也),碰巧在德国西南方的大城斯图加特遇到一位台湾过去学习高空摄影技术的前辈,他说了一句我永远不会忘记的话:“你看到的欧洲是人家经过几个世纪流血努力的结果,台湾并没有那样的历史,你希望台湾也如此,那么希望在台湾能看到你回来共同努力。”

改善社会当然需要不断努力,改善的方向也许可以是人人同意的。我比较担心的是,典章制度的移植有如橘树移植到淮水以南,长出来的果实偏偏不成橘样,只能称之为“枳”。;) 不过,套句台湾的俗话说,“无鱼虾也好”,还能有枳可以当作橘来享用,不错了啦!


 
chance (X)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顺便问一句: Dec 9, 2007

你们那里有些人就怕不给主战派借口吧?有些事情可不是那么好闹着玩的。

敏感问题,请只用最简单而又不敏感的短文答复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这叫敏感? Dec 9, 2007

chance wrote:

你们那里有些人就怕不给主战派借口吧?有些事情可不是那么好闹着玩的。

敏感问题,请只用最简单而又不敏感的短文答复


战争有战争的社会发展条件,我到目前还看不出东亚的社会里有那样的条件。甚至北朝鲜的社会也没有那样的条件。以前国民党老是吓唬我们万恶的共产匪徒就要来欺负我们了,不懂事的台湾人就真的怕得任由国民党欺负,现在好了,谁也不能吓唬我们有人很快会欺负我们而借以欺负我们了,民进党也无法那样吓唬我们,所以社会的改进就有了希望,继续抗争就可能造就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管他融合还是分裂,总得有人牺牲才有人享得福气。寄望人民的觉醒吧。要不然,最不济我们个人还有欧洲或是美洲可以躲藏。不是吗?


 
chance (X)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在我们双方都明白所指背景前提下, Dec 9, 2007

你这种态度叫不负责任,不管是谁牺牲,都应该尽力避免。

Wenjer Leuschel wrote:

chance wrote:

你们那里有些人就怕不给主战派借口吧?有些事情可不是那么好闹着玩的。

敏感问题,请只用最简单而又不敏感的短文答复


战争有战争的社会发展条件,我到目前还看不出东亚的社会里有那样的条件。甚至北朝鲜的社会也没有那样的条件。以前国民党老是吓唬我们万恶的共产匪徒就要来欺负我们了,不懂事的台湾人就真的怕得任由国民党欺负,现在好了,谁也不能吓唬我们有人很快会欺负我们而借以欺负我们了,民进党也无法那样吓唬我们,所以社会的改进就有了希望,继续抗争就可能造就出公平正义的社会,管他融合还是分裂,总得有人牺牲才有人享得福气。寄望人民的觉醒吧。要不然,最不济我们个人还有欧洲或是美洲可以躲藏。不是吗?


 
chance (X)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举个假设例子也许你更容易明白 Dec 9, 2007

举个假设例子也许你更容易明白,你是否会赞成你的两个女儿在这种前提下的牺牲?二十一世纪了,应该知道使用其它更明智的办法。

[Edited at 2007-12-09 18:30]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2:03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有人要打破别人的头 Dec 9, 2007

chance wrote:

在我们双方都明白所指背景前提下,你这种态度叫不负责任,不管是谁牺牲,都应该尽力避免。


只因为别人不听命于他,你会把你的头伸过去给他打破吗?有人硬是要把头伸过去给他打,你会为了不让他的头被打破,代替他把头伸过去吗?

我,绝对拔腿就跑!你,我就不知道了。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


To report site rules violations or get help, contact a site moderator:


You can also contact site staff by submitting a support request »

這算是翻譯 (Is this considered translation to you?)






Wordfast Pro
Translation Memory Software for Any Platform

Exclusive discount for ProZ.com users! Save over 13% when purchasing Wordfast Pro through ProZ.com. Wordfast is the world's #1 provider of platform-independent Translation Memory software. Consistently ranked the most user-friendly and highest value

Buy now! »
CafeTran Espresso
You've never met a CAT tool this clever!

Translate faster & easier, using a sophisticated CAT tool built by a translator / developer. Accept jobs from clients who use Trados, MemoQ, Wordfast & major CAT tools. Download and start using CafeTran Espresso -- for free

Buy now! »